时间:2023-09-01 15:46:02
原标题:教育当教人思辨、爱与合作
来源:经济观察报
(图片来源:东方IC)
言咏/文九月开学季,校园又将迎来她的孩子们。
开学前,一则新闻让人关注:信阳市第二高级中学一张语文学习材料流传出来,这则材料选用了一篇热点时评《西安演唱会事件应该引起我们高度的警惕与反思》,其中包含“很多女孩为了看高价演唱会去裸贷、陪睡”的表述,还指出“这一代女孩意识形态出现了问题”,甚至于把新生儿数量断崖式下跌归咎于“现代女人”等等。
这些表述引发舆论的质疑。
新浪微博上,一个名为“信阳市二高”的账号发布消息称,材料选用的这篇文章,是今日头条上发表的一篇自媒体文章。
学校教师在选编学生阅读分析材料时,主观上想以社会热点素材教育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,但选编材料时不严谨,未对自媒体文章进行有效辨识,对由此引发的争议深表歉意。
听起来好像只是个乌龙,有错即改就好了。
但是,这个乌龙能产生,就透着隐忧,它反映了教育深层次的一些问题。
首先,教育一个重要的目标是教人思辨。
比利时一位记者曾受一家致力于揭穿假新闻的NGO之邀,教一所小学的孩子分辨真假新闻。
他告诉孩子们:“在互联网上,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假的,但也不是所有东西都是真的。
你读到的所有的事都必须核实。”
比利时这家NGO不是孤独的尝试者,很多国家都意识到,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数字时代,培养孩子批判性读写的能力十分重要。
但是,身为高中语文老师,有媒体报道称是语文教学组组长,自己却将一篇自媒体文章未经核实就选入阅读材料,其实只要稍微查证一下,就会发现,女孩为看演唱会陪睡、演唱会票价200万元等都是被公开辟谣的假消息。
这不是缺乏责任心,就是盲信盲从。
两者对学生的影响都十分负面。
很难想象,一个缺乏基本责任心或者自己就缺乏分辨力意识的老师,能带出善于思辨、敢于批判的学生。
在数字时代,网上信息真假混杂,一味轻信而缺乏辨别,小则交“智商税”,大则影响价值观。
其次,这位老师主观上想教育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。
那么,何为正确价值观?即便这篇文章所述属实,其所表达的算是正确价值观吗?
不妨想想,除了知识之外,我们期望孩子从教育中习得什么?是憎恨、激愤、狭隘还是爱、平和、开阔?一篇明显情绪化、以偏概全、非黑即白制造两性对立和撕裂的网文,会给青春期的高中生带来什么样的价值观影响?他们都是即将走入爱情的少男少女啊,在这样的误导下,他们何以学习与异性建立恰当的亲密关系?而这对于他们人生幸福的意义,比分数更重要。
教育的终极目的,不就是让人拥有获得幸福的能力吗?
把新生儿数量下降归咎于“现代女性”,毫无疑问是错了。
诚然,当下很多女性不愿意生育,但这不是她们的错,更不是她们“现代思想”的错,我们要看到女性因为生育所承担的母职惩罚,要看到在两性平等参与育儿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——从观念的改变到政策的倾斜。
女性不是生育的工具,也不是养育后代全然的责任人,这应当成为社会的共识,只有这样,在女性权益薄弱的地区,她们才能对生育行为有真正的自主权。
而对那些可以“说了算”的女人来说,才有可能提高她们的生育意愿。
但显然,这样的阅读材料不可能影响少男少女形成正确的共识,把它当作正确价值观交给孩子,只能说明教育者本身就观念混乱。
教育应当教人思辨,在繁芜的信息中不随波逐流;教育应当教人爱与合作,而不是憎恨与撕裂,“厌女”“厌童”现象的出现,就是撕裂的结果;教育应当教人温厚理性,即便面对阴暗丑陋,温和的批评也胜过情绪化的攻击。
如果我们想要孩子从教育中习得这些,那么教育者自己先要这样想、这样做。
信阳市二高这则引发争议的“事故”,随着时间将逐渐淡化,但对于教育者来说,这是应当记住的“开学第一课”。
上一篇:环球视点!教育,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
下一篇:最后一页
1.绿竹网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"来源:绿竹网"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,绿竹网都将保留追究责任权益;
2.绿竹网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,对于未注明原作品不得转载的稿件,我方不承担相关责任;
3.绿竹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。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,烦请提供版权疑问、身份证明、版权证明、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14043 2669 6@QQ.com,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。
4.关于绿竹网的所有法律事宜,均由本网特聘法律顾问协助处理。
2023-09-01
2023-09-01
2023-09-01
2023-09-01
2023-09-01
2023-09-01